Categories吾齡小學堂,  血脂

什麼是三酸甘油酯?

三酸甘油酯是膽固醇嗎

大部分的人會以為三酸甘油酯是膽固醇

三酸甘油酯與膽固醇都被歸類為身體脂肪

是人體中最常見的血脂肪,但功能跟代謝機制不同

當三酸甘油酯過高可能引發肥胖或

心血管、動脈硬化、胰臟炎等疾病

膽固醇約2/3由肝臟製造,1/3是飲食造成

三酸甘油酯過高則是吃太甜、遺傳、代謝等等有關

膽固醇跟三酸甘油酯的差異?

膽固醇

  • LDL是低密度脂蛋白

將膽固醇由肝臟運出,藉血液循環運送到各個組織

  • HDL是高密度脂蛋白

負責運送血中的膽固醇回到肝臟

三酸甘油酯

  • 中性脂肪又稱三酸甘油脂

人體攝取油脂、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產生的熱量,未被消耗掉完的熱量轉變成三酸甘油酯,儲存在肝臟或脂肪細胞中,作為備用能量

三酸甘油酯正常標準值是多少?

三酸甘油酯也可做為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指標之一

  • 正常值   40-149 mg/dl
  • 臨界值   150-199 mg/dl
  • 危險值   200-499 mg/dl
  • 高危險值   500 mg/dl

三酸甘油酯的理想範圍一般建議維持在40-149 mg/dl,如果數值超過500mg/dl,就有可能發生急性胰臟炎,不僅疼痛指數高,也是有相當致命風險的疾病喔!

三酸甘油酯要注意的高危險族群

使用藥物:女性荷而蒙、乙型阻斷劑、皮質類固醇、利尿劑

停經婦女:先天基因造成有家族史者

飲酒過量:每天飲酒無酒不歡者

遺傳:先天基因造成有家族史者

慢性病患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甲狀現異常等

肥胖者:飲食習慣不良、代謝症候群

有以上症狀的人,都要特別注意,如有高三酸甘油酯症可能會造成血管疾病的併發症的發生!

三酸甘油酯過高會導致的疾病

當熱量過多時會增加三酸甘油酯產生,形成內臟脂肪與皮下脂肪,導致肥胖、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等

心血管脂肪:心血管疾病,如血管硬化、網膜脂血症等,嚴重時甚至有心肌梗塞的風險

肝臟脂肪:脂肪肝、肝發炎、肝硬化

腹部脂肪:胰島素抗阻、糖尿病、胰臟炎、急性胰臟炎

肌內脂肪:肥胖、高血壓

皮下脂肪:疹狀黃色瘤      

如何預防三酸甘油酯過高

  • 降低熱量攝取

熱量過多會轉變三酸甘油脂,以脂肪的形式儲存體內,若減少卡路里,就能減少三酸甘油脂

  • 減少酒精的攝取

酒類熱量也很高,調酒內含有更多的添加糖,都可能提高三酸甘油脂超標的風險

  • 減少攝取糖分和精緻食物

選擇多醣類,來減少或避免精緻甜食或額外添加糖的食品,例如含糖飲料、蛋糕等

  • 攝取健康的脂肪

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代替動物油、降低富含飽和脂肪的紅肉類

  • 規律運動

運動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濃度,並幫助消耗熱量及降低肥胖的機率

Categories吾齡小學堂,  健康飲食

審”腎”評估、關於”鈉”些小知識

鈉些你不知道的事

鈉離子是人體中重要的電解質

現在的人飲食口味偏鹹或重口味

導致在飲食中攝取過量的鈉

日常飲食吃入過多的鈉,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

並連帶影響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腎臟病的發生!

高鈉食物

人體含有大約0.2%的鈉,從食物中進入人體的鈉容易被腸道吸收,然後由血液帶到腎臟,鈉在腎臟內一部分被濾出並回到血液,以維持身體所需的鈉含量水平

  • 成年人每日攝入鈉宜為1100~2400毫克
  • 飲食中大部分的鈉是以氯化鈉形式存在,是食鹽的主要成分
  • 鈉是生命元素之一,主要存在細胞外液中能維持體內水平衡和肌肉的興奮性

鈉對人體有什麼功用

  • 維持體內水分與電解質平衡

鈉是人體細胞液主要的離子,與細胞內主要的鉀離子共同維持著電解質的平衡,同時維持細胞內外水分平衡

  • 維持體內酸鹼平衡

人體中主要影響血液酸鹼平衡的是氧離子,而腎臟在調節酸鹼時會以鈉離子與氧離子交換,將氧離子排出體外降低體內酸性

  • 維持神經與肌肉正常功能

鈉和鉀、鈣、鐵等離子是人體中重要的電解質,負責控制神經與肌肉的運作與協調性

  • 幫助營養吸收

食物消化後的葡萄糖、胺基酸等營養會隨著鈉進入腸道細胞,經血液運送至其他組織中使用

一天需要補充多少鈉?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提醒

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

選擇市售食品時,應注意外包裝之營養標示鈉含量

日常生活中應多食用新鮮食材,避免使用鈉含量高的調味品

同時減少鹽或調味料(醬)的添加

鈉=鹽?

說起鈉時我們會聯想到食鹽,但食鹽與鈉並非完全相等

食鹽是「氯化鈉」的化合物,鈉只佔當中的40%

每克食鹽含400毫克鈉,以一匙鹽(約6克)為例,即含有2400毫克鈉

鹽(NaCl)是一種氯化鈉的化合物,其中的鈉佔了食鹽的40%,則是我們在煮菜時,所添加的調味料。

鈉天然存在於食物中,除了可以從鹽獲得,加工食品(醃製品、醬油等)也是鈉的來源。

常見的隱藏高鈉食物

【酸菜白肉鍋】1000ml – 含鈉:5540mg 

【奶油義大利麵】一份 – 含鈉:2371mg

【炸臭豆腐】一份 – 含鈉:2300mg

【鹹鴨蛋】一顆 – 含鈉:991mg

【鮮奶吐司】兩片 – 含鈉:600mg

【運動飲料】600ml – 含鈉:246mg

高鈉食物引發健康風險

  • 腎臟疾病
  • 心血管疾病
  • 失智
  • 高血壓

鈉會引起高血壓的問題,也會減少腸道中好菌的數量,而增加高血壓的風險,因此建議大家平時多注意鈉的攝取量!

Categories血糖,  吾齡小學堂

血糖試紙 如何保存?

正確使用的重要性

血糖試紙對於平時量測血糖的糖友一定很熟悉

但購買與存放時,卻不一定了解怎麼正確使用

當使用試紙時,使用不當

則會造成血糖數值偏差,數據就會不同

所以正確使用試紙很重要喔!

接下來看看錯誤及正確的做法,你有沒有做對吧~

存放試紙的環境及溫度

血糖試紙應保持乾燥、避光和密封保存,溫度在10℃以上30℃以下,切勿將血糖試紙放入冰箱或在陽光下暴曬

未開封的試紙

購買前或使用前,先查看保存期限,若超過保存期限(已過期),請勿繼續使用,否則會影響數值

已開封的試紙

使用前先看血糖試紙保質期,第一次開蓋時計算試紙開啟後的3個月時間,將日期寫在試紙瓶上,超過日期後,將試紙和筒丟棄

拿取試紙時

確認雙手乾燥、避免拿取試紙時,導致試紙受潮

拿出試紙後

血糖試紙筒內的乾燥劑能使試紙保持乾燥,每次取出試紙後應該立即蓋緊蓋子

放回原試紙罐

將試紙保存在原裝試紙筒內,勿將試紙放在其他容器內(包括舊筒),也不得分裝到其他袋子,只要試紙離開試紙罐就容易受潮

重點小整理

1.試紙不適合放在冰箱及太陽下

2.檢查試紙是否過期

3.開封後寫上時間,確保在3個月內使用完

4.拿試紙時雙手請保持乾燥

5.使用試紙時,請開罐取出試紙後立即蓋上試紙罐,以免試紙受潮

6.不可分裝試紙片

Categories血糖,  吾齡小學堂

我的血糖機數值 為何跟醫院的不一樣?

為什麼家裡量的和醫院不大一樣

有糖尿病或是血糖較高的人,家中都會有一台血糖機

但大家最常有的一個問題是

為什麼醫院跟家裡用的血糖機數據差距這麼大

是不是我買的機器壞掉了?

其實不是,是因為檢測原理的地方不同

所以數值會有一定的法規允許誤差

家用血糖機跟醫院數值不同?

醫院抽血會採取血漿內的血糖

並非採用全血的血糖

血漿的血糖與全血的血糖又會有差異

而居家使用的儀器是採指尖血糖(全血)

醫院則是靜脈血糖(血漿)

所量出來的數值就會不同

指尖血糖&靜脈血糖的差別?

  • 指尖血糖家用血糖機是在指尖的毛細血管里取血,其中有血漿、紅細胞等成分過程,因此指尖血糖也稱全血血糖
  • 靜脈血糖醫院檢查抽靜脈血採血部位是手臂的靜脈血管,透過一系列的分離,紅細胞分離後,結果是血漿裡面的血糖值由於紅細胞裡不包含血糖,所以全血的血糖值一般都低於血漿血糖值,也就是說指尖血糖值低於靜脈血糖值

我的血糖機有符合標準嗎?

挑選血糖機的產品必須要有衛福部核發

之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才能確保該產品是有保障

目前國際最新的血糖機規範

則須符合2013年版的ISO15197認證

以確保自行測量結果都能在合格的標準內

那要誤差多少才在合格標準內?

符合家用血糖機的認證標準規範

ISO國際認證標準的誤差值

根據ISO15197-2013國際認證標準

醫院空腹葡萄糖數值

  • 高於或等於100mg/dL,血糖機的容許誤差為正負15%
  • 低於100mg/dL,容許誤差則是正負15mg/dL

Categories血脂,  吾齡小學堂

女性更年期後「心血管疾病」 發生率高

女性更年期的狀態

有些人誤以為更年期即是停經,

然而在停經前,女性荷爾蒙的分泌即開始減少,影響的時間甚至延伸到停經之後;整段受到女性荷爾蒙分泌影響的期間,統稱為「更年期」,時間可長達10~15年之久。主要會有月經不規則、睡眠品質不佳、肌肉痠痛、眼睛乾澀、脾氣變差等不適表現;一般女性約在40歲即開始進入更年期的階段

而女性更年期起,雌激素分泌降低對心血管保護作用減低,三高發病率會在十年內追上男性,連帶提升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有哪些情況會讓更年期提前?

  • 初經早

如果較早排卵,也會較早排完,停經與更年期出現的時間即會往前挪移

  • 遺傳因素

卵子數目來自母體,更年期的時間與遺傳有關,若媽媽較早進入更年期,女兒也可能會提早

  • 卵巢手術

曾接受過卵巢手術,不論全部切除或部分切除,卵巢組織遭受到破壞,也會讓更年期提早出現

  • 抽菸

香菸中的尼古丁會傷害卵巢組織,讓停經時間提早1~2年,要延緩更年期的發生,務必戒菸

  • 免疫性疾病

有些免疫性疾病,也可能讓更年期提早到來,例如:胃腸道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 未生育

若懷孕的次數越多,更年期到來的時間會越晚,未生育的女性,更年期發生的時間則會較早

女性的更年期時間都不一定,但如果有肥胖、飲食不均衡、吸菸等不良行為,停經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比健康婦女更高!

為何女性更年期容易得心血管疾病?

女性荷爾蒙有保護心血管的作用,但是進入更年期之後漸漸消失

大約60歲後,心血管問題發生的機會有可能大大提升

女性的雌激素可以協助製造好的高密度膽固醇,幫助清理血管中囤積的低密度膽固醇

但當雌激素分泌減少,不但膽固醇濃度會上升,血管彈性也會變差,導致血壓上升

根據106年統計成人健檢的資料女性在55歲之後

高血壓比例高達37.8%、高血脂25.6%、高血糖16.2%,所以女性更年期後更要注意自己的三高!

更年期壞膽固醇濃度增加

女性停經後,肥胖與體力活動降低,都可能會提高低密度脂蛋白的濃度,由於低密度脂蛋白會將膽固醇運送至動脈,若是過量容易造成動脈硬化、心肌梗塞、中風及周邊動脈疾病等…

尤其對於有中度風險,例如肥胖或活動量較低的更年期婦女來說,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高,需要更關注於低密度脂蛋白的數值,女性可以諮詢專業醫師,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喔!

如何保養更年期

  1. 飲食調整:避免油炸、少鹽、少糖和減少膽固醇、熱量及酒精的攝取、清淡飲食、高鈣、高纖維、適當補充維他命
  2. 規律運動:每週5次、每天3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身體運動,運動可增加高密度膽固醇的分泌,同時增加身體代謝,避免囤積脂肪
  3. 植物性雌激素的補充:如豆類食品(黃豆,大豆)、山藥、石榴、葛根、豆芽、葵花子芽與苜蓿芽等
  4. 控制三高:使用監測系統,關注自己的三高數值,如果長期三高數值過高,可向專業醫生諮詢是否透過吃藥控制

三高不可輕忽

「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

50歲前之女性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

發生率普遍低於同年齡層男性

但女性到了更年期後,三高發生率遠大於男性

因此女性更年期後,三高是一個不能輕忽之健康議題

為什麼血糖會升高 (1)
Categories血糖,  吾齡小學堂

血糖升高的原因 認識高血糖

什麼是高血糖?

高血糖有可能是「糖尿病前期」

體內缺乏足夠的胰島素或身體出現對胰島素阻抗時

我們所攝取的碳水化合物無法被有效利用時

血糖濃度就會升高,當血糖長期高過一個標準

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高血糖不一定是糖尿病,卻是身體所給予的警訊

高血糖的定義及標準

空腹血糖超過125mg/dl及飯後血糖超過200mg/dl時,就符合高血

糖的定義!

  • 空腹血糖

若100~125mg/dl,表示「空腹血糖異常」,即是血糖過高,也是

所謂的「糖尿病前期」,如果在糖尿病前期階段,透過改變飲食及

生活方式都還有機會延緩或逆轉糖尿病的發生。

  •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

若介在140到199mg/dL之間,是「糖尿病前期」,檢查前先請空

腹8小時,再喝75克葡萄糖水,兩小時後抽血檢測,血糖小於

140mg/dL是正常的,超過200 mg/dL是糖尿病。

為什麼會高血糖?

隨著年齡增長,胰臟當然也會老化

讓胰島素分泌開始不足

這也是銀髮族血糖不穩的常見原因。

此外現代飲食不均衡,也使得高血糖逐漸年輕化

像是攝取太多精緻澱粉、蔬菜吃太少

或者喝了很多的含糖飲料等

都讓我們開始面臨高血糖的威脅。

血糖升高的原因-飲食

飲食過量:使血液中游離葡萄糖增多,以致血糖升高

飲食不足:促進糖的異生,引起血糖增高

1.沒有在固定時間吃飯

2.暴飲暴食

3.吃GI質過高的食物

4.聽信偏方不吃藥

血糖升高的原因-飲食

吃太多醣類,會干擾體內胰島素處理的效率,造成血糖升高 許多

研究證實,低碳飲食可降低血糖,預防血糖劇烈波動

食物的升糖指數(簡稱GI)愈高,飯後血糖上升速度愈快,容易導致

血糖波動,食物本身的特性、烹調方式,都會造成GI值不同

常見的GI食物

低GI(55以下):酪梨、蘋果、奇異果、全穀食物、優格、海鮮、蛋、鮮奶、綠色蔬菜、肉類等

中GI(55~70):義大利麵、糙米、燕麥、芋頭、南瓜、草莓、鳳梨等

高GI(70以上):白飯、吐司、馬鈴薯、鬆餅、西瓜、芒果、荔枝等

血糖升高的原因-運動

1.運動前血糖已經過高

2.運動強度太高

3.運動時間太長

當運動前血糖高於250mg/dl時,建議先不要進行運動喔~

運動會使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並作用在肌肉細胞

上,增加肝醣分解,讓血液中的血糖也跟著升高

除了生活習慣的外在影響

若是透過調整飲食來控制血糖

仍然是出現血糖升高的情形

可能要注意是否有以下的狀態

而導致血糖突然升高

影響血糖的因素很多

建議可以定期測量血糖數值來監測血糖波動

即能成為有效的自我健康檢視

血糖升高的原因-內分泌

  • 天氣變化

天氣不穩定,身體腎上腺素濃度會升高,導致胰島素敏感下降,使血糖升高

  • 失眠

睡眠品質不好,無法到天亮,會活躍腎上腺素的分泌,而導致血糖不穩定

  • 壓力大

心理壓力變大,身體會分泌更多腎上腺素,使血糖升高

  • 生理期

卵巢會分泌雌激素黃體素,這兩種激素的高低起伏,會影響血糖濃度

  • 身體不適

感冒會讓賀爾蒙增加,造成胰島素敏感下降,胰島素作用變差,血糖升高

  • 更年期

更年期期間會使雌激素及黃體素分泌紊亂,使血糖波動幅度大

 

血糖升高的原因-藥物

  • 服用時間錯誤

錯過原本服用藥物的時間,讓飯前吃的藥變成飯後吃,會讓藥物的

功效減少

  • 使用方式錯誤

如自行減少藥物的劑量、沒有確實打胰島素,或注射胰島素時方法

錯誤,都有可能使血糖數值超出標準

  • 服用其他藥物

服用口服類固醇藥物、精神病藥物、利尿劑、降血壓藥、降血脂藥

或可能會造成血糖升高的藥物

 

控制血糖不容易

了解許多血糖上升的原因外

平時也要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

定期血糖監測及紀錄

若血糖波動不穩定

可以到醫院詢問醫生,避免血糖越來越高

進而導致併發生的發生喔!

Categories吾齡小學堂,  健康

有關於益生菌的保健小知識

益生菌是什麼呢?

我們的腸道中寄宿著成千上萬的微生物

常說的「好菌」也就是益生菌,能夠協助免疫系統健全、消化道系統

而體內也有部份的壞菌,來攻擊身體健康、阻礙生理反應

當壞菌多於益生菌時

身體會開始出現一些症狀,例如過敏、拉肚子等

因此維持身體內有相對多數的益生菌,可以由內改善身體的基本狀態喔!

益生菌功效有哪些

1.可以維持消化道機能

2.改善情緒和認知功能

3.改善腹瀉、急性腸胃炎

4.改善功能性腸道問題,例如腸躁症

5.改善、預防使用抗生素所引起的腹瀉

6.改善過敏體質,例如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等

挑選益生菌的方法

1.使用專利菌株的益生菌產品

2.選擇多元的益生菌菌種

3.至少含有100億的菌數

4.含有獨特包埋技術的益生菌

5.型態上選擇粉狀或膠囊狀

6.選擇含有益生質的產品

包埋技術:讓吃進體內的益生菌能更有效的駐紮在消化道內

益生質:益生質是指益於好菌生長的食物

益生菌、益生質傻傻分不清

益生質,又稱益菌元、益菌生,

是益生菌的養分來源,若飲食所需的益生質含量不足,會導致腸道內的益生菌無法生長,因此也建議有在食用益生菌者,可以多從食物中攝取良好的益生質成分

全穀根莖類-糙米、馬鈴薯、蕃薯、芋頭、南瓜、山藥、玉米、燕麥、薏仁

堅果類-杏仁、夏威夷豆、芝麻、腰果、核桃

蔬菜水果類-蘋果、芭樂、洋蔥、蘆筍、香蕉、紅蘿蔔、地瓜葉

豆類菇類-黃豆、黑豆、綠豆、紅豆、香菇、金針菇

海藻食物-海帶、紫菜

天然發酵-優格、優酪乳

益生菌菌種百百種以下分享常見種類

A菌: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增強免疫力、維持長到菌叢、女性私密處保養

B菌: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

改善腸道腹瀉、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乳糖不耐症

C菌: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CASEI)

增強免疫力、降低過敏反應、改善腸胃功能

LP菌:副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調節免疫系統、降低過敏反應

LGG菌: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改善腸道腹瀉、改善乳糖不耐症、降低異位性皮膚炎

年紀愈大壞菌變多、好菌變少

隨著年紀增長,腸道內的好菌正大量減少,因此可以適時補充益生菌

益生菌屬於保健食品而不是藥品,只能當做輔助

如果有在服用藥物,不應該擅自停藥,而是搭配益生菌並諮詢醫師服用方式

來達到最好的保健效果喔!

三高併發症
Categories血糖,  吾齡小學堂,  血脂,  血壓

不監測三高 小心潛在的併發症

三高併發症
三高併發症

現代人因為精緻化飲食、運動量少而產生「三高」

「三高」分別為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

許多人拿到了紅字健康報告

卻不知道三高的潛在風險

而三高疾病的共通點

就是會對患者的血管構成破壞

近而誘發各種併發症,嚴重的話可能致命!

三高是互相促使的負面循環

並且對血管和全身身體器官都有直接影響

長時間下來容易誘發併發症

由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當下並不會有不舒服的感受,而容易忽略

往往等到症狀發生,而產生產生嚴重的併發症,進而影響到家人的生活品質

Categories吾齡小學堂,  血壓

血壓降的越低越安全嗎?認識低血壓

說到血壓

大多數的人想起的是會危害心、腦血管疾病的高血壓

然而事實上,低血壓也可能會危害健康喔!

除了頭暈、倦怠等症狀

嚴重時還可能會昏倒、休克甚至死亡!

什麼是低血壓?

低血壓是一種血壓過低的疾病,比起高血壓更難以被察覺

因高血壓所引起的併發症,如心臟病等其嚴重性較引人關注

但低血壓也是許多危險疾病的共通徵兆,同樣需要重視!

不少疾病會讓體內血壓偏低

例如:心臟病、糖尿病、低血糖症、過敏反應、感染等

器質性低血壓便是由這些疾病所引發

醫學界沒制定明確標準

但低於收縮壓90mmHg、舒張壓60mmHg,就可以算是「低血壓」

造成低血壓的原因

1.姿勢性低血壓:姿勢更換,血壓來不及做調節

2.心臟功能不健全:先天性構造問題

3.內分泌代謝失常:有關代謝的內分泌系統出現異常

4.降血壓藥物:長期吃降血壓藥物的人

5.久坐或久站:回流血液變少容易引發低血壓

6.運動量不足:血液循環不好,血壓就高不起來

7.失血或脫水:體內水分變少

8.營養不良:體內的血紅素製造不足

低血壓的症狀有哪些?

請檢視自己是否有以下8個症狀

若不時出現或已經造成生活上的不適

建議趕緊找個血壓計測量一下喔!

Categories吾齡小學堂,  健康

內臟脂肪太高 小心代謝症候群找上門!

體重腰圍都正常  肚子看起來卻很大

表示脂肪開始囤積在腹部,這是身體的警訊
再不注意「腰圍」問題,代謝症候群可要上身囉!

脂肪依照堆積的部位不同
大致可分為「內臟脂肪」及「皮下脂肪」兩種
而每個人在胚胎期便決定了兩者比例的不同
因此每個人體態與代謝程度不同的情況~

認識皮下脂肪VS內臟脂肪

皮下脂肪:

(1)肥胖區域:手臂、背部、臀部、腰部、大腿、小腹等部位
(2)好發部位:下半身、西洋梨形
(3)形成的原因:吃太多、運動不足、懷孕

內臟脂肪:

(1)肥胖區域:圍繞於消化道等內臟周圍的脂肪,會造成肚子突出
(2)好發部位:下半身、西洋梨形
(3)形成的原因:吃太多、運動不足、飲酒族群

皮下/內臟脂肪的標準值
女性:皮下脂肪<30%;內臟脂肪2~4%
男性:皮下脂肪<25%;內臟脂肪4~6%

若內臟脂肪數值在10~14為肥胖,可能有脂肪肝的問題
而超過15以上則為危險,需趕快減肥及就醫

什麼是內臟脂肪

內臟脂肪是人體必需的脂肪
圍繞著人的臟器,主要存在於腹腔
少部分集中在肝臟,能儲存熱量及保護內臟
若體內的內臟脂肪過少,臟器就沒法呆在原本的地方嚴重危害身體健康喔!
內臟脂肪可不是越多越好,內臟脂肪一樣會囤積,人體的內臟脂肪囤積過多
危害將遠遠大於皮下脂肪的過量囤積~

內臟脂肪太高會怎麼樣?
1.內臟脂肪囤積會使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壞膽固醇增加,還可能使血管變硬、血壓上升等疾病的風險
2.內臟脂肪太高會降低胰島素的作用,導致血液中的糖分增加,提高糖尿病的風險
3.內臟脂肪堆積過多,會造成胃腸等臟器受到壓迫,容易便祕
4.內臟脂肪會釋放出發炎物質,這可能使腦神經細胞容易受攻擊,讓失智風險提高

想知道自己是否是高風險族群,可以從量「腰圍」進行初步判斷

腰圍量測處:於肋骨下緣與骨盆上緣的中間點

量測腰圍要注意以下幾點:
站立時,雙手自然下垂,在正常呼吸的吐氣之後量測
量測時應去除腰間衣物,讓皮尺緊貼不擠壓皮膚量測為準
量測時,須留意皮尺位在腹部中線,且與地面平行

成年男性腰圍大於等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等於80公分,就代表腰圍過粗、腹部肥胖、內臟脂肪多

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會影響身體代謝,導致血液中三酸甘油脂濃度及血糖升高,因此造成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增加!

判斷內臟脂肪是否過多,最簡便的方法是計算腰圍與臀圍的比值

腰臀比例=腰圍/臀圍
例如:腰圍60/臀圍88=腰臀比例0.68

男性腰臀比例在0.9以上,女性在0.8以上,就表示是內臟脂肪過剩的高危險群

測試腰腹皮下贅肉
捏肚臍周圍能輕鬆捏起2公分,表示堆積的是皮下脂肪
如果捏不起來,表示很多脂肪堆積在內臟裡

Add to cart